环评是审批较严格、涉及面较广、较早期的环境咨询业务,很多环境咨询业务与环评工作有相似性和相通性,如果环评干好了,那么干其他环境咨询工作的时候,了解工作流程及工作特点后,有环评做底子,就很*上手。另外就是干环境咨询工作,也难免不接触环评,了解环评,也是很有必要的。
另外就是我会以环评技术人员的视角为出发点进行写作,由下自上、不照本宣科、减少使用专业语言和定义,以便新人切实的理解这项工作。也就是说这是给新人写的,高手请无视。
以下内容都是建立在大家想要干或者不得不干环境咨询基础上写的,如果有更好的去处,那么别头铁,至于为什么,详见我下面这个回答。
一、什么是环评技术工作
所谓建设项目环评,就是一些建设项目开工前,同在其他**部门一样,需要在生态环境部门办理的一个手续,手续办完后,就会拿到环评批文,有了这个批文,代表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允许项目建设了。同理还有规划环评等等,这里不展开。
建设单位想要办理这个手续,要首先找环境咨询单位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,来论证这个项目从环保角度是可行的,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认可这个才有可能出批文。这个的类型根据项目特点和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》而定,可能是报告书,可能是报告表。也有登记表,不需要找咨询单位做,这里不展开。
环境影响报告书一般要经过*评审后,才能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,最后拿到批文;环境影响报告表一般来说直接报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。这都是一般情况,局部有特例。
所谓环评技术工作,就是技术人员被分到项目后,对项目进行研究,并收集相关资料,利用资料以及环评技术方法,按照法律法规及导则规范的要求,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报告表的这么一项工作。
二、环评技术工作的一般流程
整个环评的工作流程大概就是公司接项目,把项目分配给技术人员做,技术人员完成项目环评报告后送审或报批,拿到批复和尾款后项目就算完成了。
一般来说,环评技术工作的流程如下:技术人员被安排项目后要与甲方(建设单位)对接,提供资料清单,甲方按照资料清单要求提供相关资料,之后进行现场调查、在项目当地收料等工作,以上工作完成后,回公司编制项目环评报告,报告编制完成后交给公司总工办进行内审,按照总工办意见修改到没啥问题后即开展送审工作,评估中心或者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组织评审会对这个报告进行评审,评审完成后会进行修改,修改完成后报批,拿批文。
以上只是一般流程,不同地域、不同公司、不同项目等多少有些差异。比如有的公司是让技术人员陪同商务人员一起谈项目的;有时候甲方在没给我们什么资料的时候,我们就要去现场调查;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反复的重复做某些流程的工作比如说要资料、修改;有时候项目比较大,需要多人完成,还需要细化内部合作流程;有的公司没有总工办把关;环评书项目往往还要增加委托现状监测、专题调查预测等工作;报告表项目多数情况都不用开会;有的地方或有的项目可能需要开两次会等等。
三、环评技术工作的特点
我看问题比较悲观,喜欢将事物特点理解为事物不正常的地方,我这里就简单的说下环评技术工作不正常的地方。
环评工作者在从事技术工作时,除了需要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技术工作外,还需要把很多精力放在与甲方对接要资料、控制成本、快速出成果、应对甲方无理要求、反复修改等事情上。
所以环评单位信息上诸如能独立完成报告书的编制、需要较强的抗压能力、能适应长期出差、加班工作、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balabala的表述,很贴合环评技术工作的实质。这些表述很好的反映了环评技术工作的特点。